創創飯堂 | 創業成功可以復制?池宇峰:首先把握創業成功的路徑規律
發布時間:2017-11-07 18:00 閱讀次數:22773
活動時間
2017年11月07日 09:00
活動地點
北京
11月7日,恰逢長江商學院15周年開學季,在長江商學院北京校區,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——創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戰略與實踐的課堂上,池宇峰導師、學長面對五十余名長江創創社區學子,暢談他作為一個連續創業成功者的體悟與心得,發表題為《創業成功是可以復制的》演講。
11月7日,恰逢長江商學院15周年開學季,在長江商學院北京校區,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——創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戰略與實踐的課堂上,池宇峰導師、學長面對五十余名長江創創社區學子,暢談他作為一個連續創業成功者的體悟與心得,發表題為《創業成功是可以復制的》演講。
本文由課堂錄音、筆記總結而成,經演講者和主辦方審閱授權后發布。

池宇峰,清華大學化學學士,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,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在讀,長江創創社區創始委員之一;完美游戲、完美影視及洪恩軟件創始人,現任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,兼任洪恩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。
導讀:如何復制【創業成功】?
首先需要把握以下路徑規律:
l 創業的本質是什么?
l 創業起步的四大原則是什么?
l 創業發展過程有哪四個層次?
l 提高創業能力的三個方面?
l 創業的高度有哪四個階段?
何謂創業

簡言之,創業即提高生產效率。企業有兩種競爭手段:提供差異,降低成本。而差異化本質就是一種效率。
效率的提升基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。
幾千年來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效率提升的過程,比如造紙、印刷、電腦、微信等,這是技術上的創新。
而制度創新分為兩類——
一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創新。諸如建設期權激勵制度、推行目標式管理之類。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創新能夠使每位員工更積極地發揮自己的能量,更努力地工作,與同事更好地開展合作。
二是企業外部社會制度的創新。當下社會文化、宗教是大環境,而企業、家庭、個人是創造和創新的主體。社會制度的創新,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長空間和創新速率;同時,又促進了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。
所以,創業的核心在于是否提升了整個社會效率。
如何創業

一般來說,創業的過程就是增加財富的過程。要想增加財富,要么是轉移財富,要么是創造財富。
如果我們本來就擁有強大的資源和平臺,通過轉移財富來創業,是可以成功的。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我們是從0到1,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,要想創業成功,必須去做創造財富的事,而這件事的成功概率遠遠高于轉移財富的事情。
回顧我個人的創業經驗,二十年前的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曾秉持這樣四個原則:
原則一,一定要做面向大眾的事。面向大眾意味著不需要依靠某一個或某幾個購買方。
原則二,不做“一錘子買賣”。做的東西要能夠長久賣,而不是“一錘子買賣”。因為“一錘子買賣”很多時候,意味著下一步得重新開始。
原則三,堅決不賄賂,堅決不靠關系掙錢。靠關系掙錢會養成一種惰性,沒機會來打造真正核心的創新能力。所以,我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創意,然后被市場接受。
原則四,建設品牌。做的每一件事一定要有助于長久品牌的建設,因為未來品牌將支撐你的新產品。

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現場

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現場

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現場
提升創業能力的三個方面

提高創業力,可從三個方面入手:思考力、判斷力和高度。
什么是思考力?一日一言,就是要懂得總結規律。
海爾的張瑞敏說過,一個企業家首先是一個哲學家。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。我們做游戲產品的時候,怎樣去判斷一個制作人行不行,就是在溝通過程中,看他/她的言論有沒有哲學高度。有哲學高度的人通常都有自我學習能力,他/她會想得很深遠。
什么是判斷力?一日一斷,就是對世界的規律產生強烈的感知。
判斷力無論是對于我們的生活還是創業都很重要。我們在做電影的時候,一開始很多人對票房是沒有感覺的,有時候我們覺得很感人、很有革命性的電影,最后出來的票房可能還不到50萬;我們覺得很糟糕的電影,票房卻非常好。所以我們公司會對所有員工進行判斷力訓練,時間長了,判斷力就鍛煉出來了。
什么是高度?一日一書,通過經典認知世界。
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,國際化是一條必經之路。而做國際化的企業,就要懂得各國各地區的文化,而了解各國各地區文化的有效路徑之一就是讀經典。
關于經典,我們可以多讀讀這些:心理學方面的如弗洛伊德和榮格,宗教方面的如猶太教的塔木德、基督教的圣經、伊斯蘭教的古蘭經、印度教的吠陀經、佛教的心經、金剛經、道教的道德經,日本神道教書籍等等;哲學方面的如理想國、亞里士多德和康德的書;經濟學方面的如國富論和資本論;歷史方面的古羅馬歷史和英法德美歷史,中國的易經、黃帝內經和山海經。
可能看這些書對創業之初幫助并不大,但我們越往后走,幫助會越大。因為一個企業能做多大,取決于領頭人的水平有多高,我們自己不往上走,企業就起不來。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,就是因為我們自身水平的局限而導致公司無法發展。如果哪天我們能達到這種境界:站在高處去看下面的社會,這個社會有多少根柱子,多少層地板,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,那么創業成功率就會很高。
其實提升自己的辦法有很多,我們只要堅持其中一條,我們就會看到自己日積月累的進步,但挑戰就在于大部分人一條也難以堅持,只是按本性行事;而一旦按本性行事,那我們的成功概率只等于基因組合的概率:就像我們長成什么樣由基因組合決定一樣,我們能不能創業成功也就被決定了。
創業的高度

創業的高度有四個階段,大致分為人心、人性、人生和人類。
在初創的時候要懂人心,什么是人心?就是我們的用戶喜不喜歡我們的產品。
當我們把產品或者服務做好之后,需要啟動多層管理,這時候我們要開始理解人性。什么是懂人性?就是我們要懂得公司管理層的人性。即知道管理層的每個人想要什么,知道如何激發人的創造力和能動性。
再往上,就是要懂人生。10年之后我們的同伴包括我們自己會變成什么樣?我們的公司到十年的時候,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員工開始關注養老保險、教育孩子等一系列問題了,我們能把加不了班的老同事都換成可以加班的年輕人嗎?當然不能。能讓員工都放棄家庭一心為了事業嗎?當然不能。創業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人生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。
最后,如果我們想做成百年老店,就得從整個人類的高度看問題。我們要思考人類社會再過100年會變成什么樣。
創業不要太著急,不要過于求成心切,要一步一個腳印。我們定了一個目標,然后去實現它,最關鍵是設定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,目標實現之后就會有喜悅,接著再設定一個目標,然后再去實現它,這種人生才是快樂的人生。
要做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者,用創業推動創新、推動社會進步。鴻基公司的施正榮曾說過,沒有人能連續5次創業還不成功。我覺得是這樣的。在我連續創業過程中,也見證了許多在正確方向上堅持耕耘多年最終獲得成功的創業公司。我們的共通之處就在于堅持,堅持創業的目的在于服務社會效率的提升,堅信創業的宗旨在于推動社會的進步。換句話講,我還沒見過走在正確的創業道路上卻沒有獲得成功的先例。堅持就是勝利!
與大家共勉,謝謝!

2017創創社區選修課第二季現場